物質生活越來越豐裕,孩子卻越來越不懂得愛物惜物。在學校的訓導處每週都有失物招領,只見失物越來越多,領回失物的孩子卻很少。在教室裡常撿到小朋友的鉛筆、橡皮擦等文具,它們總是靜靜的躺在老師的盒子裡,很少被認領。為什麼孩子們都不想找回遺失的物品?因為,爸爸媽媽會再買新的給他們,東西不見了,沒什麼好緊張的。
當父母縱容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,孩子更不會珍惜物品了,玩具壞了就丟掉!鞋子髒了就扔掉!所以,家裡玩具垃圾越來越多,買新衣新鞋更像是家常便飯。各式產品日新月異,孩子不斷追求最新、最流行的東西,父母無限量供應孩子的需求,就養成了孩子浪費的惡習。
因此,讓孩子從小就有愛物惜物的好習慣,是我們身為父母要好好努力的課題。現在做好功課,將來就不用為孩子操心了。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愛惜物品呢?以下的建議提供您參考:
物品身分證
通常遺失物品找不到主人,都是因為它沒有「身分證」。身分證是什麼呢?其實是孩子的名字。現在有很方便的名字貼紙,孩子的學用品、私人物品、制服等,每一樣都可以貼上名字貼紙。有了名字貼紙,其他人撿到物品,很容易能送還給到主人,失物也不會沒人認領了。
收拾與整理
物品要長久使用,平時就要做好收拾與整理的工作。所以,正確使用物品,以及使用後歸位的習慣,都是我們要指導孩子的。要孩子養成良好的收拾習慣並不難,只要一段時日持續的督導,孩子就會做得很好。
物品破損了,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修補,讓孩子把自己當作物品的醫生,將生病的物品修復好,從遊戲中激起惜物的心情。
舊愛變新歡
當孩子提起玩具不好玩了,想買新的玩具時,父母可以參考坊間的「廢物利用」書籍,和孩子討論如何將玩具重新改造,變成另一個新奇的物品。在親子動手改造的過程中,不僅可以將舊愛變新歡,還可以增添親子合作的樂趣。
除了玩具,家中的寶特瓶、廢紙盒,也可以收集起來,做出兼具環保概念和創意的藝術作品,這樣不但可激發孩子的創造思考力,也能建立起珍愛資源、物盡其用的觀念。
跳蚤市場
孩子的玩具難免因為年齡的增長而不適用,這時不妨將這些玩具或學用品捐贈他人,或是在社區或班級裡舉辦跳蚤市場。在跳蚤市場裡,孩子們一起學習處理使用過的物品,讓玩具或學用品找到新主人,了解資源共享的好處,彼此間的情誼也可以在活動中交流。
購物家規
孩子總是有基本的物慾需求,這時候,訂定「購物家規」可以解決孩子一時興起的購物慾。購物家規該怎麼訂定呢?您可以跟孩子討論後,訂定一些原則,例如:多久可以買一次喜歡的玩具、書籍、衣物或其他物品;沒有辦法購買時,可以用租借等方式代替;奢華的物品盡量不要買,能用就好,並非得使用名牌才可;沒有必要的東西,就一定不買……。
購物家規一旦訂定出來,就要堅守原則,千萬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妥協。若是有特殊情況,可以再和孩子重新檢討購物家規的內容,讓購物家規有一個彈性的空間。
參觀與感恩
製造機會,帶孩子參觀食品、物品的製造廠,讓孩子了解一樣食品或一件物品的產出,是經過很多人的努力,再經由父母出錢購買,孩子才能取得想要的東西。
藉著這樣實地參訪與討論的過程,可以讓孩子體會身邊物品得來不易,孩子在使用這些物品時,就能夠心存感謝,懂得珍惜。
以身作則
孩子是模仿高手,身邊的人物都是最佳的模仿對象,想要養成孩子良好的品格,最基本的就是父母本身的好榜樣。當我們在要求孩子時,自己一定要先有這樣的行動力,孩子在耳濡目染下,自然會學習父母行為模式。
父母在購買家庭物品時,就要留意是否適量,千萬不要購買多餘無用的東西。否則孩子看在眼裡,當他想買東西時,也會養成「想買就買,想要就要」的不良習慣。
在教導孩子時,不僅是要讓孩子做到,父母也要遵守,這樣孩子便能心服口服,全家人愛物惜物的動力也更會強,更有效果。
「愛物惜物」不是一個口號,而是要親身力行,唯有全家人一起做,才能達到想要的功效呢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