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根據筆者多年來和家長會談的經驗,發現家長們往往認為二年級的孩子年紀還小,沒有自理的能力,因此總是不自覺的幫他們安排時間表,要求孩子照表操課,結果卻發現孩子不是根本沒睡午睡,就是一看起卡通來,就無法自拔,父母看到孩子的表現,非常不滿意,於是便會責罵孩子,生活就在孩子拖延與父母生氣的惡性循環中重複,最後孩子越來越不能主動完成該做的事,父母也就越發苦惱。面對這樣的狀況究竟該如何處理呢?怎樣才能讓孩子自動自發,在時間內完成該做的事呢?二年級的孩子雖然已經會看時鐘了,但是對他來說,一小時、十分鐘到底有多長?孩子並不十分清楚。對孩子而言,玩遊戲或看卡通才是最快樂的事,試問有哪一個孩子天生就會規畫運用時間?一定要經過學習的歷程,孩子才會規劃時間,所以家長應該要用引導的方法,讓孩子學會做時間的主人。


親子談心──
  利用親子間深入的談話過程,幫助孩子建立對時間的基本概念,分辨哪些事是自己想做的或該做的,例如:讀書、寫作業、整理書包、洗澡、看電視、玩電腦等,再分析每一件事的輕重緩急,以及自己有多少時間可以做這些事。


不能完全依賴安親班──
  安親班不能取代父母的角色,亦不能幫孩子規畫所有的時間。部分放學後待在安親班的孩子,父母仍要和孩子溝通回家後的時間管理概念,否則孩子只是配合安親班排定作息時間,仍不能建立自己的時間管理概念。


建立時間管理表──
  有了時間有限的概念,接著就要協助孩子訂定自己的時間管理表,可指導孩子衡量各種事情的先後順序,以及可能耗費的時間,例如:寫作業約需要一小時,之後可以休息十分鐘,再閱讀三十分鐘的課外讀物,最重要的是時間有限,先做完該做的作業,才能放心的玩。無論家長使用何種方式誘導孩子接近你的想法,一定要讓孩子有自己下決定的感覺,畢竟自己完成的時間表總是比較願意去遵守。 


修正時間管理表──
  初步訂定的時間管理表,有可能在實際執行時發生困難,應該容許孩子可以合理的修正時間表。此外,建議孩子的時間管理表要稍有放鬆的空白時間,讓孩子可以彈性的運用。


空白時間的利用──
  有時學校課程上到一個階段時,筆者會告訴孩子:「剩下的十分鐘,小朋友,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。」孩子會大聲歡呼,可是歡呼過後,卻會發現有一部分的孩子在發呆,或是問:「老師,我可以看故事書嗎?」由此可知部分孩子對於時間的運用能力不太好。時間管理表上的空白時間正好可以讓孩子培養使用零碎時間的能力,也可以藉機訓練孩子更善於利用時間。現在由於電腦資訊發達,孩子普遍缺乏閱讀習慣,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利用空白時間進行閱讀。將課外讀物分段閱讀,用書籤做記號,讀完一本書即加以鼓勵,不但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,也可以讓孩子養成善用零碎時間的習慣。


賞罰分明──
  建立時間管理能力的同時,一定要記得和孩子約定賞罰原則,達到目標即給予孩子獎勵。閩南話中有句「囡仔吃褒」,褒獎是讓孩子向上的最佳動力,語言的鼓勵不需花費任何金錢,卻是比糖還要甜、比黃金還珍貴。別忘了隨時對自己的寶貝甜言蜜語一番,孩子往往會有更佳的表現。但是當孩子無法做到就得接受懲罰,目的是要增強孩子對自己負責的心。所謂「教導孩子要狠心」,「狠心」就是堅定原則,在養成的過程中,父母一定不能自己破壞原則。

  有時間觀念、能自我管理的孩子人人都喜愛,但是孩子並非天生就會規畫和善用時間,這需要父母用愛心和決心來幫助孩子學習,讓我們一起努力,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,讓孩子做時間的主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mmer1974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